據中國石化新聞網訊:近日,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《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》預測,“十四五”時期中國天然氣消費將邁入中高速增長階段,它仍然是對全球資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。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也將更加完善,隨著上下游競爭環境的改變,門站價格有望放開,競爭性市場初步形成。
據澎湃新聞訊:日前從中國海油獲悉,“十三五”期間,該公司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,目前已成為我國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商,并形成以勘探開發海上天然氣資源和從國際市場進口LNG資源“兩條腿走路”的清潔能源穩定供應模式。5年間,中國海油累計生產海上天然氣1166億方,從國際市場引進LNG1.2億噸,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持續提升。
據人民網北京2月3日訊:近日,國家能源局在北京組織召開2021年頁巖油勘探開發推進會。會議指出,2020年油氣增產成效顯著。2020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1.95億噸,同比增長1.6%,連續兩年產量回升;天然氣產量達到1888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9.8%,連續四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。
據《瀟湘晨報》訊:1月26日,中國海油所屬東方13-2氣田單日天然氣產量突破900萬立方米,達906萬立方米,創歷史新高。東方13-2氣田作為我國海上最大高溫高壓氣田,肩負著為海南和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清潔能源的重任。該氣田結合生產系統工況有計劃地增產,1月以來多次刷新產量紀錄,天然氣單日產量較上月同期增長近百萬立方米。
據《北京日報》訊:去年12月,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中段(吉林長嶺-河北永清)正式投產運營。記者了解到,中俄東線中段與已建成的東北管網、陜京管道以及天津LNG、唐山LNG、雙6儲氣庫等實現互聯互通,日供氣量超過2800萬立方米,京津冀天然氣供應能力和調峰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。
據中國石油新聞中心訊: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近日透露,北京市2020年碳排放強度預計比2015年下降23%以上,超額完成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,碳排放強度為全國省級地區最低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北京市將開展碳減排專項行動,實現碳排放穩中有降。
據中新網烏魯木齊訊:記者14日從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獲悉,該油田日產石油液體1.66萬噸、天然氣9600萬立方米,油氣產量雙雙迎來新一輪高增長,成為僅次于長慶油田、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三大油氣田。
據中國能源網訊:1月18日,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2月份能源生產情況。2020年,我國生產天然氣1888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9.8%,連續四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。
據《大眾日報》訊:1月14日,記者從國家管網集團山東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了解到,截至去年底該公司年輸送天然氣總量達40.8億立方米,較2019年增輸近5億立方米,刷新年輸氣量新紀錄。自投產以來,該公司輸氣量連年遞增,為山東、河北地區居民和工業安全穩定用氣作出積極貢獻。
據中國能源網訊:為應對近期大范圍降溫造成的天然氣需求量不斷增加,我國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——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,近日日送氣量達到2800萬方峰值,保障西氣東輸管網沿線各地用氣需求。